酒店的“防滑”工作,是事关人身安全大事,所以要做精细。
所谓的地面防滑,不是某一种措施能够解决的。而是针对不同装修材料、场景,设计的不同防滑解决办法。

一、大厅、公区、楼梯、卫生间等。
常见装修材料为瓷砖或大理石。
刚装修完的酒店,因为有浮灰落在大理石和瓷砖表面,所以容易出现干滑的现场。这时只需要提高保洁力度,去尘即可。
在经营之后,浮尘渐少,这时瓷砖和大理石需要在运营过程中要随时保持干燥,因为这两种材质都是见水就滑。
对于人为造成的水渍(保洁卫生或人为污染等),需要立即干燥处理。如果出现频率高,还需要连接区域放置吸水垫。
另一种情况是空气中形成冷凝水,多在瓷砖表面出现(大理石不容易出现),这种情况人为清洁解决起来没什么效果,多开抽风或空调除湿最好。

二、厨房区域等。
厨房出现的主要还是湿滑现象。
厨房及其连接区域的油、水、湿度等问题,常造成地面湿滑、油滑。这就只能在连接处等用防滑垫处理。
在与对客区域的连接处,设计时要有缓冲区,隔音、隔味、隔油,同时利用缓冲区自然清洁鞋底。对于缓冲区使用的地毯,用除油剂勤洗,必免多区域的沾染。

三、房间卫生间区域。
主要是在设计时考虑。房间卫生间的淋浴间等多水区域,最好用马赛克或是大理石酸洗面等防滑材料装饰,采用干湿分区设计。
卫生间干区,则尽量少用抛釉砖等见水就滑的材料,可多用亚光防滑材料。
另外还需在沐浴间等配置地巾、防滑垫等给客人使用,并在醒目处设置防滑提示。

四、防滑提示。
在不影响美观的情况下,在各处卫生间区域、连接区、楼梯等,都尽可能的设置防滑提示牌,尽到提示义务。即使出现事故,也可以减小酒店责任。

五、地面防滑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。
1、对于长期接触油水和楼梯的区域,不论是后台还是对客区,有条件的尽可能设置扶手。
2、对于员工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,工作时候不能毛毛燥燥,高速奔跑。
3、随时有意识保持鞋底干净、干燥,在区域转换处设置防滑吸水垫,有意识进行鞋底清洁。
4、提高清洁意识,发现地面有水渍或暗滑时,不论是何处,都要当场自行清洁。如果条件不允许,则守护现场,上报管理人员呼叫清洁支援。
5、对重水区域,必须有水渍隔离设置,防止脚底传播。

对于酒店的防滑工作,不是高科技,属于标准程序加上现场细节管理的范围,但事关员工和客户人身安全。酒店行业一年里也会出现不少这类事故,绝非小概率事件。
说到底,酒店防滑虽是防水、防湿、防油等细节,采取措施,及时清洁,而实际上体现的却是酒店的设计和管理水平。
#酒店#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北京地面防滑网-看到的,谢谢!